歷城區郭店街道東城名郡社區積極探索適應時代發展的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路徑,聚焦“善”文化社區建設,圍繞文化社區建設,提煉“善領、善育、善治、善融、善享”工作法,將“善”文化融進居民生活中,發揮文化建設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以文化人,以文惠民,讓文化力量更加浸潤人心。旗幟引領凝聚“善領”向心力
東城名郡社區在探索中創新,在實踐中突破,傾力打造“善領”新場景。
該社區通過自薦、推薦等多種方式在轄區內推選出了39名樓長,通過征集居民信息檔案,掌握了轄區在住黨員178名,按照網格化開展服務,選育居民“帶頭人”,構建“善領”新格局。
同時,該社區注重把善文化中的仁愛、善良、關懷等價值觀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相結合,引導黨員干部更加關注居民的需求和利益,增強為人民服務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立足“善育”提升文化軟實力
“社區短視頻賬號的‘粉絲’有很多老年人,字號要設置大一點……”近日,在東城名郡社區文化活動室,該社區黨支部書記正指導工作人員將剪輯后的短視頻上傳至“云上東城”抖音號上。
隨著短視頻平臺的高速發展,社區年輕人不斷為文化社區建設注入活力,他們充分發揮自身所長,在社區工作中“放大招”,通過發布短視頻等形式,運用活潑生動、接地氣的宣傳方式“引流”,推動社區文化建設再上新臺階。
東城名郡社區注重挖掘和培育社區文化,立足“善育”塑造社區文化認同感,培育文明新風尚,建立社區獨有的文化體系。發行社區月刊《善啟東城》,并推出社區“身邊的榜樣”專欄;修訂完善社區居民公約,為社區居民提供明確、積極的價值指引;多方位暢通居民訴求渠道,搭建居民自治議事協商機制,開設板凳議事會,構建家門口的“議事廳”,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開設“社區共享自習室”“東城夜校”等項目,提供優質的學習資源和文化氛圍。
一系列創新舉措不僅提高了社區服務效率和質量,也為文化社區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縱網布局催生“善治”內驅力
在楓丹名郡園小區,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完成多處文化陣地微更新,打造“文化東城”服務陣地;在香榭名郡園小區,建設養老服務和未成年人服務中心,打造“關愛東城”服務陣地;在榮盛華府小區改造健身廣場,打造“活力東城”服務陣地……東城名郡社區以“善”聚力量、謀共治,聚焦社區治理,推動文化建設“見實效”,通過縱網布局,實現全齡文化陣地服務無縫連接,夯實“善治”新陣地。
此外,該社區將傳統一站式大廳改造成開放式場所,建設溫情驛站、紅色書房、文體活動室、書畫室、棋牌室、舞蹈室、四點半課堂等文化場所,形成集文化服務、理論宣講、學習教育、休閑娛樂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文明實踐陣地。
作為東城名郡社區的文化IP,文化活動空間、文明實踐陣地的雙圈驅動成為一種獨特的標識,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與社區文化深度融合,夯實文化陣地,讓群眾共享社區文化盛宴。
增強社區合伙人“善融”凝聚力
轄區企業、沿街商戶作為參與基層治理的重要一環,與居民聯系密切。
今年以來,東城名郡社區采用“黨建引領、需求導向、資源鏈接、服務支撐”的思路探索“社區合伙人”模式,以居民步行15分鐘的日常出行范圍為界,鏈接上志培訓、庫奇英語、博文乒乓球俱樂部、古舞雅韻等機構20余家合伙人單位組建“商居聯盟”,推出“公益+抵償”運營模式,為社區居民提供多樣化的文化服務,“善融”共建構建起家門口的“嵌入式”服務矩陣,共同參與為群眾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在社區內營造全民做公益,居民得實惠,商戶得市場的良好氛圍,也成為“商業反哺公益”的探路石。
出圈活動激發“善享”新活力
今年以來,東城名郡社區挖掘和培育社區文化,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跟著二十四節氣玩轉東城”、鄰里節、文化夜市、消夏晚會、睦鄰市集等活動,持續為文化社區賦能、為居民群眾幸福“加碼”。
該社區還建立“共享自習室”,給轄區居民免費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學習環境,為居民提供貼心、暖心的服務。社區以“善享”為紐帶,凝聚人心、增進共識,構建和諧美好的家園。通過社區對居民善良、友善等正面價值觀、道德觀的引導,營造和諧、友善的社區文化氛圍。
同時,身邊榜樣人物善舉也帶動、感染了居民,為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背景下的社區“善”治提供了“共享樣本”。


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