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時分,城市沉睡,萬家燈火安然未滅,一場電網升級的技術攻堅戰正在靜悄悄地展開。4月24日,國網邯鄲供電公司在河北南網區域,首次實現60度相位角差不停電倒供操作,標志著河北南網范圍內不停電作業技術再上新臺階。通過引入移動電源車并網“中轉”技術,成功實現原本需大范圍停電才能完成的電網調整,保障了9000余戶居民、學校及企業用電安全穩定。
此次操作的核心區域為邱縣。隨著用電需求持續增長,當地原有部分電網設備老舊,維護難度大、負荷壓力重,供電可靠性難以滿足當前發展需要。為此,國網邯鄲供電公司規劃將部分老舊線路負荷遷移至新建的110千伏東湖變電站,借助新站點實現供電能力提升和網架結構優化。
然而技術人員在調試過程中發現,新舊電網之間存在60度的相位差,專業術語稱為“同期角偏差過大”。簡單來說,就像兩只時鐘沒有對準時間,直接切換電源將導致電網劇烈震蕩,影響整個區域電力系統穩定性。傳統方案下,這種操作需要提前發布停電通知,對居民生活、商戶經營、學校教學帶來不小影響。
面對挑戰,技術團隊大膽創新,采用移動電源車作為臨時“橋梁”,實現“分段式并網、同步性銜接”的技術突破。移動電源車先與舊電網完成同步連接,實現初步匹配;隨后再與新電網逐步過渡并網,最終實現整個系統的無縫切換。在整個過程中,居民家中燈光未滅,企業設備不停運轉,校園里電鈴準點響起,一場覆蓋4條10千伏線路、384個臺區的重大電網調整,實現了“零感知”“零停電”目標。
“前兩年遇到這樣的電網維護,都需要停電,孩子上網課、老人用呼吸機都很受影響。這次完全沒有斷電,我們第二天才知道做了這么大一個工程。”家住邱縣新華街的劉大爺感慨道。
此次技術創新不僅避免了大面積停電,也有效推動了配電網的安全升級。國網邯鄲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停電倒供技術在省內已有試點,但實現60度相位角差的無感切換尚屬首次,具有典型的技術示范意義。未來將變電站改造、新增負荷投運等場景中廣泛應用,為智慧城市建設和現代電網升級提供強大技術支撐。
不僅如此,為更好服務民生,國網邯鄲供電公司同步推進“主動上門、靠前服務”的機制,建立居民、企業、公共機構“三類用戶”專屬服務檔案。針對易受停電影響的特殊人群,如獨居老人、嬰幼兒家庭、特殊病患用戶,公司提前建檔管理、優先保障。此次倒供工作前期,服務人員還逐戶走訪、電話回訪重點用戶,確保應急通道暢通無阻。
“電看不見、摸不著,但一旦出問題,影響就是實實在在的。我們現在做的,就是讓大家看不見‘問題’,也感受到安心。”一位參與調控操作的青年員工說。
當城市尚在沉睡,一群電力人已經悄然守護著萬家燈火。從一次無聲的技術革新,到一次精準的民生守護,這場凌晨進行的倒供作業,不僅彰顯了科技實力,更彰顯了“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擔當。
(魏琦 宋旭山)


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