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六月,廣袤的田野上,大型收割機轟鳴的余音未散,播種機已將金黃的玉米種子深埋進冀南大地。邯鄲大名縣,這座剛經歷豐收的農業大縣,無縫切換至“夏種時間”。然而,田壟間不見新綠——玉米種子正靜靜蟄伏在濕潤的土壤中,等待著一場關乎能否順利破土的關鍵“出苗水”。與此同時,氣象臺持續發布的高溫黃色預警,讓城鄉居民家中的空調、風扇晝夜不停。農灌保苗需求與居民制冷負荷在初夏狹路相逢,將大名電網負荷接連推向歷史峰值。
面對這場關乎秋糧基礎與民生福祉的保供硬仗,國網大名縣供電公司聞“峰”而動,科學部署,一場與時間賽跑、與負荷角力的電力護航行動在烈日下全面鋪開。
調度中樞——數據脈搏里的精準預判。清晨五點,天際微白,國網大名縣供電公司調度控制分中心已是燈火通明。巨大的屏幕上,代表負荷的曲線在靜謐的凌晨悄然抬頭。“龍王廟區域灌溉負荷開始爬升了,比昨天早了半小時。”調度班長張保順緊盯著數據流,迅速標記。這里是電網運行的“大腦”,24小時不間斷的負荷監測與滾動預警機制高速運轉。結合氣象預報、播種進度和區域用水信息,調度員們進行著精密測算。“當前重中之重,是保障那些剛播完種、急需澆灌‘保苗水’地塊的可靠供電。壓力點很清晰!”晨會上的研判,為全天的資源調配和力量部署精準導航。
烈日特巡——為“生命線”把脈。上午十時,烈日炙烤著龍王廟鎮一片剛完成播種的土地??諝庵姓趄v著熱浪,抽水機的轟鳴是田野間最響亮的聲音。外勤班李師傅和同事正沿著一條為泵站供電的10千伏線路仔細巡查。紅外測溫儀對準刀閘連接處,屏幕上的數字在高溫下跳躍。“溫度偏高,但還在安全范圍?,F在灌溉是保出苗的命根子,線路就是‘生命線’,一點閃失都不能有!”汗水順著李師傅黝黑的臉頰滑落,滴在腳下滾燙的土地上。國網大名縣供電公司精銳力量盡出,對涉及“保苗水”灌溉的線路、臺區、機井供電設備進行加密特巡。紅外測溫、局放檢測頻次加倍,目標明確:確保每一處可能影響“出苗水”的供電環節都堅如磐石。
田間勸導——“錯峰”里的守望相助。“老哥,你這塊地剛澆完,水透得足,出苗肯定沒問題!旁邊那塊才播的,等不得。咱盡量把抽水時間調開,避開中午最熱、用電最擠的那會兒?”在鋪上鄉的地頭,供電所臺區經理老廉正和一位剛關停水泵的農戶交流。他手里拿著宣傳單,上面清晰印著錯峰時段建議和節水保電提示。一支支由黨員服務隊和臺區經理組成的“保苗宣傳隊”,穿梭在彌漫著泥土芬芳的田埂間。他們用最樸實的鄉音,解釋著當前緊張的供電形勢,引導農戶們科學安排灌溉時段,相互錯峰,既確保自家種子喝上“及時水”,也為電網安全、鄰里用電盡一份力。村頭大喇叭和微信群里,同步傳遞著溫馨提示。
燈火守護——不眠的承諾。夜幕降臨,白天的熱浪尚未完全消散,居民區的燈光和空調聲漸次亮起、響起。各供電所的值班室里燈火通明,電話鈴聲和對講機的呼叫聲此起彼伏。應急搶修車整裝待發,搶修物資嚴陣以待。一條為“保苗水”灌溉用電和民生保障開設的“綠色通道”高效運轉,確保任何用電訴求和突發故障都能以最快速度響應、解決。調度中心大屏幕上跳動的負荷曲線,與窗外田野里零星亮起的抽水機燈光遙相呼應,共同勾勒出一幅保電保苗的“不眠夜圖”。
田野里,是靜靜等待生命萌發的田壟;電網下,是供電員工被汗水反復浸透的工裝和專注堅定的眼神。在電網負荷連攀新高的嚴峻挑戰下,國網大名縣供電公司正以科學精細的調度、扎實嚴謹的運維、貼心有效的溝通和全天候的堅守,將汩汩電流化作滋潤種子的“出苗水”,為秋糧豐收奠基,為萬家清涼護航,在冀南大地上書寫著“人民電業為人民”的生動注腳。(魏海濱)


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