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報收到一封來自75歲楊姓老人的手寫信件,信中表達了對公交司機細致服務的高度贊揚,特別提及36路6750號車司機王曉廣師傅在服務老年乘客方面的暖心舉動,以及一件“水杯失而復得”的小事所折射出的溫情。
楊老先生在信中寫道,他經常乘坐公交公司的36路和46路,深感這兩路車服務“準時、熱情”,并對司機們主動提醒乘客為老年人及抱小孩的乘客讓座、待其坐穩后再起步等細節表示肯定。其中,36路司機王曉廣的服務尤為突出。
“每到一站,他都要報站名提醒乘客下車。”楊老先生特別提到,在高鐵站附近,王曉廣會反復提醒是“秦皇路口”,以防乘客誤下車。遇到年齡大、行動不便的乘客,王曉廣甚至會主動離開駕駛座,上前攙扶。
此外,王曉廣還用心布置車廂,營造溫馨氛圍。楊老先生形容,王曉廣自費購買小彩燈、各式裝飾,將車廂布置得“像新房一樣”。國慶期間,他不僅貼掛了20多面小國旗,還向乘客發放了七八十面。如今天氣轉涼,他又自備棉墊鋪在每個座位上,并堅持每日打掃,保持車廂整潔。
讓楊老先生尤為感動的是,國慶當天他不慎將水杯落在王曉廣的車上。三四天后,他再次乘坐該車,一上車,王曉廣便認出了他,并主動說道:“老師傅,是你把水杯丟到車上了吧?”雖是小事,卻讓楊老先生倍感溫暖。他在信中感慨:“事雖小,然善小而為,溫馨感人。”
不少乘客在車上交流時,也常提及王曉廣的動人事跡,稱贊他“從小事做起,有雷鋒精神”。楊老先生認為,司機們的優質服務“與市公交公司平時的教育密不可分”,他的善舉也折射出身為“公交人”的責任與擔當。
一件小小的失物,一句熟悉的問候,背后是司機對常客的深深掛念。王曉廣師傅用行動詮釋了:服務不止于規程,更在于心與心的連接。





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