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禹城市立足宣講內容的多樣性、宣講形式的創新性和宣講效果的深入性,實施“三維融合”宣講項目,將傳統文化、“五老”志愿服務、曲藝藝術與理論宣講相融合,不斷推進基層宣講工作的深化和創新。
延伸觸角,多維度拓寬陣地。禹城市立足大禹文化深厚歷史資源,結合“大禹治水傳說”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五老”志愿者和莊戶劇團,拓寬宣講陣地。以全國大禹文化研究基地禹王亭博物館為載體,打造大禹文化宣講基地。依托徒駭河國家濕地公園、漯川花雨景區和濕地科普館開放式景區,開展百姓宣講大舞臺活動,在景區常態化、多樣化宣講傳統文化。利用主題黨日、黨校培訓、社區活動、志愿服務等載體,依托14個社區“五老”工作室、14個老年社團黨支部和17支專業志愿服務隊等,盤活禹城市職教中心陣地資源,打造老干部理論宣講基地,開展沉浸式互動式宣講,各鎮街利用政府駐地廣場、社區廣場和集市所在地,推動宣講向基層延伸。
統籌力量,多層次擴展隊伍。禹城市注重以老帶青,統籌宣講力量,多元融合,讓宣講隊伍強起來。發揮專業人才作用,充分發揮大禹文產中心和大禹文化研究中心等單位9名專業人才優勢開展宣講。發揮“大禹治水”非遺傳承人傳承作用,培養中青年、小學生講解隊伍。依托中國先秦史學會等,邀請禹城市大禹文化研究顧問、全國大禹文化著名研究專家宮長為等來禹城授課、開講座。整合縣、鎮、村三級老齡智庫,創辦“本色家園·禹你同行”宣講團。推薦司兆俊、尹繼明、關東亮和崔藏明等優秀宣講員進入省、市宣講專家庫。依托41支鄉村莊戶劇團,成立41支鄉村莊戶宣講劇團,建立“潤禹有聲”宣講團和鄉村莊戶宣講劇團結對機制,為每個劇團配備2名理論功底扎實的宣講顧問。同時,暢通宣講顧問和廣大文藝創作人才溝通交流機制,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歌曲、呂劇、小品、快板、三句半、脫口相聲等曲藝節目,豐富宣講內涵。
創新手段,多方面拓展落實載體。禹城市充分挖掘利用資源優勢,創新方式方法,多方面拓展落實個性化特色化宣講載體。充分發揮傳統載體作用,利用期刊《大禹》和《大禹文化研究》,挖掘宣傳大禹文化,形成影響力。利用線上載體,在智慧禹城和大禹文產中心公眾號開辟專欄,錄制一批大禹文化微課,打造線上宣講課堂。開展線下活動,以景區宣講員為主體,以禹王亭博物館和徒駭河景區為載體,形成現場參觀講述、集中研學宣講等常態化宣講活動。積極開辟新平臺,在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老干部之家”等線下宣講平臺的同時,推動宣講內容“上云”,實現線上線下有效互動。以文化館為主體,開展層次高、形式新的文藝宣講,在鎮、村兩級,開展覆蓋面廣、鄉土氣息濃的“草根”文藝宣講,通過歌曲、舞蹈、相聲、快板、小品等靈活多樣的形式,讓1300余名文藝愛好者化身“草根文藝宣講員”。


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