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王杰仁
實習生丨汗青
出品丨鰲頭財經
作為全景相機和運動相機領域的佼佼者,影石創新的腹地正在被大疆攻入。
9月23日,大疆發布了首款自由視角穿戴相機Osmo Nano,該設備在產品和功能上均與影石創新8月21日發布的GO Ultra形成了直接競爭關系,在價格上疊加國補還便宜了近千元。
Osmo Nano一經發售便復制了大疆pocket3的火爆情況,鰲頭財經走訪重慶多家大疆門店得知,Osmo Nano的64G版本在發售兩天內便已全市斷貨,在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上,該產品的64G版本也都處于缺貨狀態。
這并不是大疆首次進入影石創新的核心品類,今年7月31日,大疆便發布了首款全景相機產品Osmo 360,以全景相機為核心的消費級智能影像設備業務,在今年上半年為影石創新貢獻了超過86%的營收。
外界喜歡把大疆進入全景相機、拇指相機產品領域的行為視作對影石創新推出無人機產品的反擊。
今年8月份,影石創新與第三方共同孵化的“影翎Antigravity”發布首款8K全景無人機Antigravity A1,標志著公司正式進軍無人機領域。
兩家公司互相進入對方核心產品領域的動因或許并沒有外界猜測的那樣“意氣用事”,但真相可能更加殘酷,大疆和影石創新,在核心產品品類占據絕大多數市場后,都需要新的賽道尋求增長,而互相的存量市場,均被視作了自身的增量空間。
01
大疆Nano“賣爆了” 影石無人機仍是“期貨”
大疆和影石創新,都在自身的核心品類中做到了第一。大疆自不必說,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占據70%以上的市場;在全景相機品類中,影石創新則是當之無愧的頭部企業,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每賣出10臺全景相機,就有8臺來自影石創新,市占率高達80%。
“市占率高意味著品牌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競爭力,同時也意味著單一品類的增長趨近天花板,繼續擴大市場份額的動作邊際效應遞減,此時不如復用技術,擴充品類尋找新的增長。”行業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大疆和影石創新都是這么做的,二者都試圖通過自身的優勢能力給予對手降維打擊。
大疆強于技術能力與供應鏈效率,以Osmo Nano為例,在“推料”上,與影石GO Ultra相差無幾,例如傳感器都擁有5000萬像素,在廣角鏡頭度數、電池續航、機身重量等參數上二者也都無明顯差距。
但在價格上,影石GO Ultra價格為2598元,而Osmo Nano的64G版本售價僅為1998元,在疊加國補后,更是低至1698元,比影石便宜了900元。
鰲頭財經對比發現,Osmo Nano在多個核心零部件上與大疆去年9月發布的運動相機大疆Action5Pro一致,這意味著Osmo Nano在供應鏈和技術上對其此前的產品進行了復用,進一步降低了產品的成本。
“通過供應鏈的復用,在產品性能差別不大的情況下大疆的成本或許更低,這讓大疆在價格策略制定上有了較大的空間,供應鏈優勢轉化為了價格優勢,而價格優勢最終將體現在市場份額上。”前述行業分析人士表示。
Osmo Nano賣斷貨似乎說明這一點,在銷量對比上,大疆已經先下一城。以二者在京東自營旗艦店作對比,影石GO Ultra發布一個半月銷量為6000+,而大疆Osmo Nano發售僅一周銷量便已經10000+。
相比于大疆接連發布全景相機、拇指相機產品,影石創新的動作慢了一些,其無人機目前仍是“期貨”產品。
鰲頭財經了解到,影石創新采用上下雙全景鏡頭設計的全景無人機Antigravity A1預計發售時間為明年年初。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消費級無人機是比全景相機和運動相機更大的市場。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規模達48.5億元,預計2023年—2030年復合增速達13.5%,到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137億美元。2023年,全球全景相機市場規模50.3億元人民幣。
換言之,影石進入無人機賽道比大疆進入全景相機賽道具有更廣闊的前景。
02
研發費用翻了倍,影石的壓力有點大
當然,難度也更大。
除了市場占有率,大疆在無人機領域擁有超過3.8萬項技術專利,在飛控、云臺、圖傳等核心技術上實現了100%自研;在成本控制能力上,供應鏈和規模優勢也能帶來更低的成本。
在飛控、圖傳這些硬技術上仍需補課的影石創新選擇在“夾縫中”找機會。影石創新的強項在于軟件算法和畫面處理能力,推出的無人機產品也正是以全景為切入點,試圖在細分賽道占據大疆未發現的市場。
“市場也樂于看到挑戰者的出現。”行業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近年來大疆的產品發布被部分消費者視作‘擠牙膏’式創新,挑戰者的出現也會激勵行業更快速,更深入的發展。”
影石創新最終會成為攪動池水的鯰魚還是砧板上的魚腩,取決于其技術補課的進度,在這一點上影石創新感受到了壓力,從費用端的激增和各類激勵的發放便可看出。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影石創新實現營收36.71億元,同比增長了51.17%;實現凈利潤5.2億元,僅同比微增了0.25%。拉長周期看,2022年至2024年,影石創新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為53.30%、103.66%和19.91%。
凈利潤增速突然放緩,源于銷售、研發等費用對利潤的侵蝕。今年上半年,影石創新銷售費用6.28億元,同比增長了75.4%,研發費用5.62億元,同比增長了100.7%。
研發費用中的很大一部分贏在了無人機研發上,半年報顯示,目前影石在全景無人機產品和相關的感知導航避障系統的計劃直接研發費用就高達6.1億元(不含人員薪資),上半年實際投入超過1.7億元(不含人員薪資)。
除了研發費用投入加大,影石創新還對公司人員進行了激勵。今年8月14日,影石創新宣布全景無人機公測后,公司創始人劉靖康向員工撒錢的視頻在網上流出。
這一略顯草莽的“大稱分金銀”也引發了市場討論,影石創新事后對此道歉,并表示接下來會以更好的方式激勵團隊。
激勵沒來的太晚,9月24日,影石創新發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激勵計劃擬向激勵對象授予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合計138.7146萬股,約占本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時公司股本總額的0.35%。
公告顯示,本次擬授予激勵對象共計695人,以2024年的營收55.74億元為基數計算,影石創新2025年的業績考核目標超過72.46億元;2026年的業績考核目標超過83.61億元。
研發投入加大和員工激勵雙管齊下,折射出了影石創新當下的增長焦慮,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大疆與影石創新將會在更多的產品線上直面競爭,這是影石創新不可避免的一仗,也是消費電子行業的大勢所趨。


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