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張飛濤
實習生丨陳欣
出品丨鰲頭財經
第17個"雙11"終于落下了帷幕。
根據星圖數據監測顯示,今年"雙11"大促期間,全網電商累計銷售總額為1.619萬億,同比增長14%——這是一個依然增長的數字,但真正值得關注的不是數字本身,而是數字背后發生的結構性變化。
細心觀察可以發現,今年天貓、京東等各大電商平臺出奇一致:不再大肆宣傳總成交額,而是強調用戶數、訂單量、技術賦能等健康指標。
當各大電商平臺集體告別“GMV崇拜”,轉向更深層次的價值創造,一場"革命"正在靜悄悄地發生。
01
空間革命:遠場與近場的融合
今年“雙11”,即時零售全面參戰:淘寶閃購首次全面參加“雙11”、京東將即時零售納入“雙11”促銷范圍,就連非傳統電商平臺的美團閃購也加入了“雙11”的戰場。
即時零售的入場,重構了電商的空間邏輯,標志著電商正式進入“遠場+近場”的協同時代。
數據最具有說服力:即時零售全渠道銷售額達670億元,同比激增138.4%,成為極具爆發力的增長極。淘寶閃購的數據則顯示,在今年“雙11”活動開始首日,其在全國270個城市夜宵訂單量同比增長超200%,超市便利訂單增長670%,飲品、烘焙、水果生鮮等品類均實現2倍增長;品牌通過接入閃購服務獲得生意新增量,3C數碼、個護、服飾等行業品牌在淘寶閃購的成交與去年同周期相比增長超290%。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用戶行為的變化。10月16日,淘寶平臺總裁諶偉業在天貓雙11發布會上透露,“在淘寶閃購點過外賣但未在電商下單的用戶規模已過億”。這給品牌創造了極大的拉新空間。
即時零售不是簡單的渠道疊加,而是對傳統電商業務的反哺和催化。背后的邏輯不難理解,淘寶閃購積蓄的流量,轉化為了新的勢能,在大促期間得以集中體現。
“通過閃購這一高頻入口積累的用戶和流量,在大促期間轉化為電商增長,證明了通過大消費模式拉動消費的路徑是可行的,且具有巨大潛力。”行業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這是電商平臺的新機會,也是品牌的新機會。”
鰲頭財經了解到,今年“雙11”,大消費模式的生態已吸引了大批品牌加入,探索跨場景融合、撬動生意增長。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超400萬家本地生活服務商戶接入淘寶閃購,有超過37000個品牌商家、40萬個門店接入淘寶閃購。
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中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萬億元,在電商平臺中的滲透率也將從目前的6%提升至15.7%。
這意味著電商的戰場,正在從單一的“遠場”擴展到“遠場+近場”的跨場景覆蓋,而經歷“雙11”檢驗的淘寶閃購則在這一過程中領先了一步。
02
效率革命:AI從概念到實用
即時零售的入局讓電商平臺實現了消費空間重構,AI的應用則幫助平臺、消費者、商家完成了一場效率革命。
今年“雙11”,多家平臺實現了AI從概念到實用的跨越。天貓將今年定位為首個AI全面落地的“雙11”,AI技術全面參與流量分發、消費者體驗和商家經營各個環節;京東的京小智5.0依托自研多AI大模型與多Agent協作架構,實現從“導購”到“主動增長引擎”的關鍵轉型;快手則把AI運用在了流量分配中,用AI來評估商家、讓AI來給商家評級,優先把流量和資源,分給高互動質量、較高復購傾向、強內容匹配度的商家……
AI進入實操層面,帶來的是效率的提升。在消費端,淘寶天貓在今年“雙11”期間推出了6款AI導購應用,以滿足不同場景的購物需求。數據顯示,淘寶“AI萬能搜”解決近5000萬個消費需求,“AI清單”提供約200萬份定制購物清單。
在商家端,淘寶天貓則持續推進AI技術在電商經營全鏈路的深度應用,圍繞AI數據分析、AI營銷、AI美工和AI客服四大核心場景,通過系列智能產品升級,為商家提供切實“好用”的AI工具,帶來全面經營幫助。
據了解,今年“雙11”,淘寶全面升級“生意管家”,為500萬商家提供全新AI輔助,大促期間已為商家生成500萬條大促經營策略,平均幫助節省30%工作量,效率提升1.5倍。AI客服店小蜜大促期間累計服務接待3億人次消費者,其中AI全自動承接1億人次消費者,幫助商家轉化效率提升30%。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AI的應用提升了流量的匹配效率。數據顯示,淘寶通過大語言模型重構20億規模商品庫,升級搜索系統,復雜語義下搜索相關性提升20%,例如用戶輸入“清理下水道小飛蟲的東西”可精準匹配商品;在推薦方面,推薦信息流點擊量提升10%;在廣告精準化方面,廣告ROI(投資回報率)提高了12%。
“搜推廣是電商平臺的核心,商品體系加上搜索、推薦、廣告構成了電商平臺的核心引擎,這一體系的效率則決定了商品的轉化率。”行業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通過今年‘雙11’淘寶天貓對AI的運用可以發現,AI不再只是概念敘事,而是成為了實實在在的生產工具。”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AI帶給平臺的商業機會,不可否認的是,興趣電商、種草電商的發展分走了傳統電商平臺的部分流量,通過AI導購的應用,消費者的決策、種草過程會不會回到傳統電商站內?這十分令人期待。
03
戰略革命:從同一賽道到生態分化
隨著電商行業進入成熟期,各平臺的發展戰略呈現出明顯的生態化分化,而“雙11”期間這種分化最為明顯,大促也成為了電商戰略戰術集中檢驗的“練兵場”。
淘寶天貓通過“大消費平臺”戰略升級,整合餓了么、飛豬等全域消費場景,實現了電商平臺向“遠近一體”跨場景大消費平臺的躍遷;京東則繼續依托于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和業務拓展力度,以“大力出奇跡”的方式尋求增長;抖音則依靠龐大的流量基礎和興趣電商模式,通過人、貨、場關系的重構讓情緒消費成為新增長引擎。
可以看出,平臺之間的競爭從同一賽道的你追我趕,轉變為基于各自核心能力的生態化生存,外界則能從結果中看出,誰更適合行業的新階段。
“就今年‘雙11’而言,即時零售跨場景的潛力充分展現,AI帶來的商家經營提效、消費者體驗升級充分展現,這也是后續電商平臺發展的兩大趨勢。”行業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