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邯鄲市博物館“文化進校園”活動走進吳唐營小學,通過“靜態展陳+師生講解+非遺實踐”的創新模式,將紅色基因與邯鄲成語文化融入校園,為學生打造了一堂沉浸式“行走的文化課”。
活動現場,“紅色文化長廊”與“成語文化展板”成為核心展區,由博物館工作人員與該校師生共同布置。與傳統展陳不同,此次講解任務由吳唐營小學高年級學生與教師共同承擔——他們提前查閱資料、打磨講解詞,面對學弟學妹從容介紹:“這張圖片記錄著邯鄲抗日英雄的事跡,是他們的犧牲換來了如今的幸福生活”“‘負荊請罪’講述戰國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彰顯邯鄲人胸懷寬廣、知錯能改的品格”,生動傳遞革命歷史的厚重與成語典故的智慧。
低年級學生在熟悉的師生講解中興趣濃厚,不時駐足提問、認真記錄,在互動中深化對家鄉文化的認同,讓紅色精神種子在心中扎根,這也與學校“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主題高度契合。
非遺編織實踐環節進一步點燃活動熱度。博物館特邀非遺傳承人現場指導,同學們化身“小小手藝人”,從繞線、打結等基礎技法學起,逐步完成專屬編織掛飾。指尖翻飛間,普通彩線蛻變為精致作品,學生們既感受了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也在動手實踐中領悟了傳統文化的傳承意義。
此次活動以多元形式讓文化“活”起來,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更助力學生在體驗中傳承紅色精神、厚植家鄉文化情懷。(楊卓敏)


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