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即將開啟,各大電商平臺已陸續啟動預售。減肥產品作為當代女性熱衷消費的品類,其宣傳真實性、營銷手段的合規性,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成為市場監管部門與消費者共同關注的焦點。本網記者注意到,在健康減肥產品領域,“多燕瘦”憑借明星鄭多燕的IP影響力與廣泛的網絡營銷,再次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然而,在往年“雙11”亮眼的銷售數據背后,該品牌屢次陷入的產品爭議與大量消費者投訴也成為談資。
▍復雜商業網絡:明星IP與資本運作下的公司架構
“多燕瘦”的崛起,與其創始人鄭多燕的個人影響力密不可分。這位被稱為“亞洲瘦身女王”的韓國健身藝人,曾因產后身材走樣備受困擾,后通過三個月科學運動與合理飲食成功瘦身30斤。她創立的“鄭多燕減肥操”在2011年風靡中國,成為不少人的“瘦身必修課”。
2015年,鄭多燕創立“多燕瘦”品牌,主營瘦身零食等產品。借助其在健身領域的影響力,品牌迅速打開中國市場。2021年,多燕瘦所屬的BFB集團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顯示出資本市場的看好。

資料顯示,該品牌曾位列酵素類產品銷售額榜首,在某頭部主播直播間中,其“SOSO棒”產品曾創下3個多小時售出10萬+盒的紀錄。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多燕瘦”的商業運作網絡遠比表面復雜。
盡管宣傳中常以鄭多燕為品牌創始人,但工商信息顯示,“多燕瘦健康科學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為“巴菲巴健康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高管及股東名單中未見鄭多燕。品牌運營則涉及多家關聯公司,如亳州市纖瘦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多燕瘦健康科學有限公司,還有廣州纖語科技有限公司、廣州纖望科技有限公司、廣州琴月科技有限公司等也與其銷售活動密切相關。
這種分散化的公司架構,在為品牌運營帶來靈活性的同時,也為消費者維權與監管追責設置了障礙。
▍風險與爭議:從產品質量到營銷手段的全面質疑
近年來,“多燕瘦”的發展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爭議與風險逐漸浮現:
· 2022年,職業打假人王海發布視頻,質疑多燕瘦產品非法添加新型合成瀉藥成分。盡管品牌方后續出示的檢測報告顯示未檢出相關物質,但輿論質疑并未完全平息。
· 2023年,多燕瘦關聯公司廣州市燕景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君岳科技有限公司因在抖音平臺未經授權使用明星張馨予的肖像和姓名進行宣傳,被判侵犯肖像權,需賠償并公開道歉。
· 2024年,知名主持人崔永元在社交媒體上質疑其購買的“多燕瘦soso藍莓活酵素果凍”為“騙子產品”,并投訴其騷擾式營銷。此事也將曾為該產品帶貨的羅永浩及其“交個朋友直播間”推上風口浪尖。直播間方面回應稱,直播前已對商家授權資質、采購鏈路、產品成分檢測報告等進行嚴格審查,未發現問題,且直播中僅講解了產品成分,未宣稱減肥功效。
更為嚴重的是,2019年,“多燕瘦酵素”產品就曾因違法添加違禁成分被處罰。根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的信息,多燕瘦品牌經營方蜂了時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經營的“多燕瘦酵素吸吸凍(番石榴味)”檢出了匹克硫酸鈉。
公開資料顯示,匹克硫酸鈉是一種藥品原料,具有緩瀉作用,屬于非食用物質,必須憑處方、遵醫囑使用。最終,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涉事公司處以罰款14萬元并吊銷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

▍銷售套路與消費者投訴:黑貓投訴平臺上的大量案例
“多燕瘦”最為消費者詬病的是其“低價引誘、分步推銷、層層加碼”的銷售套路,這一點在黑貓投訴等第三方平臺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2025年11月,一位消費者投訴廣州秦月科技有限公司,稱“多燕瘦工作人員加我微信,通過微信電話形式夸大宣傳效果,誘導購買”。該消費者最初支付1.2萬元,隨后又被推薦添加所謂“減肥顧問”,再次支付給其子公司6.5萬元及7000元快遞貨到付款,總計達8.4萬元。消費者發現,所收產品“都是固體飲料、代餐食品等,明顯不符合其實際價格,包裝產品類型皆為飲料、食品,沒有確定功效,使用后也沒有效果”。
另一位消費者投訴廣州纖望科技有限公司,詳細描述了被套路的經過:“減肥顧問以及營養師一步一步套路銷售,說我的代謝弱需要改善體質提升代謝”,“改善一周左右,說是要分解脂肪又套路我7000元,分解完之后又說要代謝脂肪,恐嚇我脂肪如果不及時代謝,會通過血液流向身體的各個器官,影響健康”。該消費者表示,“整個減肥過程都是通過節食不讓吃產品以外的東西”,并在減肥期間出現“月經推遲10-15天”的身體不良反應。三個多月的“減肥”和巨額花費后,體重僅從158斤降至156斤,幾乎未見效果。
層層遞進的銷售套路,讓不少消費者花費不菲;而困難重重的退款流程,進一步加劇了消費者的不滿。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針對多燕瘦及其關聯公司的投訴量龐大,主要集中在虛假宣傳、誘導消費和退款難等問題上。

▍監管動向:相關部門對虛假宣傳的整治力度加強
面對市場上日益增多的虛假宣傳行為,特別是健康減肥產品領域的亂象,市場監管部門近年來持續加大打擊力度。2025年,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守護消費”鐵拳行動,堅持以“打假、處劣、治虛、懲偷”為重點,嚴厲打擊計量器具作弊、商標侵權、虛假廣告等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違法行為。
根據《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普通食品不得宣傳保健功能,包括減肥功效。多燕瘦的許多產品,如固體飲料、代餐粉等僅是普通食品,但其銷售人員在推銷過程中進行的“一個月能瘦幾十斤”等宣傳,明顯涉嫌違規。
盡管多燕瘦品牌方在曾多次表示將構建誠信體系并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但其實際成效仍有待觀察。隨著“雙11”購物節的來臨,消費者在選擇減肥產品時需保持警惕,理性看待宣傳承諾,避免陷入營銷套路。
本網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任何宣稱有減肥效果的食品時,應核實其是否具有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即“藍帽子”標志),避免購買和食用宣稱有減肥功能的普通食品。


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