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張飛濤
實習生丨汗青
出品丨鰲頭財經
全球最賺錢的游戲公司騰訊因涉嫌抄襲被告了,原告是全球第二賺錢的游戲公司索尼。
近日,索尼向美國加州聯邦法院提交訴訟,指控騰訊旗下的《荒野起源》游戲“盲從式克隆”索尼旗下的《地平線》系列游戲。
鰲頭財經了解到,《地平線:零之曙光》為索尼2017年發行的PlayStation4獨占游戲,該游戲發布后大獲成功并衍生出數款系列游戲,截至今年7月份,《地平線》系列游戲累計銷量突破3800萬份,成為索尼第一方游戲銷量支柱之一。
《荒野起源》是由北極光工作室開發的末日生存游戲,去年2月份該游戲獲得版號,去年11月開啟了全渠道預約,但截至目前仍未公布發售日期。
北極光工作室則是騰訊旗下四大工作室之一,曾開發出《天涯明月刀OL》等游戲。
索尼在訴訟中提到,騰訊曾就《地平線》IP向索尼提出合作意向,但遭到索尼拒絕。在此之后騰訊并沒有調整游戲的開發方向,騰訊的這一行為在索尼看來“侵權意圖明顯”。
在正式訴訟前,索尼試過用更為“體面”的方式解決此事。
索尼表示在正式提起訴訟前,曾與騰訊進行過多次非正式溝通,明確表達了對《荒野起源》侵權的擔憂,但騰訊仍在此過程中再度尋求《地平線》IP的授權許可,在被拒絕后仍堅持推進《荒野起源》的上線計劃,迫使索尼最終采取法律手段。
截至目前騰訊并未對此事作出公開回應,但有玩家發現騰訊修改了《荒野起源》Steam商店頁的內容,將與《地平線:零之曙光》相似的畫面全部替換。
01
騰訊“抄襲”往事
外界一直存在一種聲音,“騰訊一直以來都依靠抄襲”。這一觀點有失偏頗,作為中國最成功的互聯網公司之一,騰訊具有相當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但不可否認的是,“抄襲”的爭議一直伴隨著騰訊。
早在2006年,騰訊就因抄襲被游戲公司告上法庭。當年9月,盛大網絡聯合《泡泡堂》開發商韓國Nexon起訴騰訊旗下《QQ堂》抄襲,這兩款游戲在界面、玩法、地圖甚至名字上都高度相似,彼時外界一致預判盛大將贏得判決。次年3月,法院判決《QQ堂》不構成侵權。
盡管騰訊贏得了訴訟,但在當時遭到了玩家群體的口誅筆伐。之后的幾年,騰訊但凡發行新游戲,都會面臨抄襲的爭議。
“《QQ三國》抄襲的《冒險島》”“《QQ飛車》抄襲的《跑跑卡丁車》”,類似的聲音在彼時的游戲論壇上比比皆是,“抄襲”一度成為了貼在游戲身上的標簽。
那時中國網絡游戲市場主要依靠代理海外游戲,盡管背負著惡名,但騰訊社交基因帶來的強推廣能力足以讓海外廠商“不計前嫌”。
作為《冒險島》《跑跑卡丁車》《泡泡堂》開發商的NEXON,本應是騰訊“抄襲”最大的苦主,卻在2008年將《地下城與勇士》在中國地區的代理權給了騰訊,在這前一年,韓國開發商Smile Gate所開發的《穿越火線》代理權也被騰訊收入囊中。
憑借著上述幾款或代理、或陷入抄襲爭議的游戲,騰訊逐漸在中國游戲市場站住了腳。“誰擁有玩家,誰便擁有話語權,彼時騰訊線上有QQ這一強社交工具,線下則有龐大的網吧地推團隊,二者的結合讓騰訊收攏了龐大的玩家群體。”行業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事實上,騰訊強大的推廣發行能力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其內容創造力不足的問題,在其成為全球最賺錢游戲公司的過程中,代理和收購成為其擴充游戲產品庫的主要手段。
開發、發行、推廣、運營的游戲發行全流程中,開發這一初始環節被騰訊放在了最不重要的位置。
02
14款長青游戲僅有一款完全原創
在騰訊內部,其將年流水超過40億元且季度平均日活超過500萬的手游或超過200萬的端游定義為“長青游戲”,2024年符合這一標準的有14款。
其中《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穿越火線手游》《火影忍者手游》《無畏契約》《荒野亂斗》6款是騰訊財報中有明確提及的長青游戲,而《三角洲行動》《金鏟鏟之戰》《英雄聯盟手游》《PUBG Mobile》《使命召喚手游》《英雄聯盟》和《穿越火線》8款則是外界根據標準測算出來的。
在這14款長青游戲中,從玩法到內容完全內生于騰訊的寥寥無幾。具體來看,《和平精英》和《PUBG Mobile》脫胎于韓國藍洞的《PUBG》,《和平精英》的早期版本《絕地求生:刺激戰場》則幾乎是對《PUBG》的完全手游移植。
同樣移植到手游的還有《穿越火線手游》《地下城與勇士:起源》《使命召喚手游》《英雄聯盟手游》和《金鏟鏟之戰》,其IP方分別為韓國的Smile Gate和NEXON、美國的動視暴雪和拳頭游戲,其中拳頭游戲已于2015年底被騰訊全資收購,《無畏契約》和《英雄聯盟》也由該公司開發。
《荒野亂斗》的情況類似,其開發商芬蘭Supercell也已于2016年被騰訊收購大部分股權,收購完成后,Supercell和拳頭游戲一樣均保持獨立運營;《火影忍者手游》的世界觀、故事背景等內容則由萬代南夢宮授權;《三角洲行動》的IP來源則為經典游戲《三角洲特種部隊》。
代理、收購、手游移植構成了騰訊長青游戲中的大部分,唯一算得上完全原創的只有《王者榮耀》,而《王者榮耀》及其衍生作品則是遭受抄襲爭議最多的。
2016年的ChinaJoy上,《自由之戰》開發商組織人員圍在騰訊展臺周圍,舉著“國產手游創新已死,抄襲=兇手”條幅,派發“手游抄襲=犯罪,侵犯專利=犯罪”傳單及海報,控訴《王者榮耀》抄襲其團隊研發的“雙輪盤+鎖定”系統;去年3月,網易《陰陽師》游戲官方微博發文稱《王者榮耀》涉嫌抄襲其角色美術設計,騰訊回應稱該指責為不實內容;去年5月,網易旗下《永劫無間》《永劫無間手游》《流星群俠傳手游》同一時間發布公眾號文章,稱《王者榮耀:星之破曉》抄襲,隨后《王者榮耀:星之破曉》公眾號發文回懟網易游戲“鑒”“碰”“錘”“蹭”。
“有關《王者榮耀》的抄襲僅限于‘口水仗’,并沒有法律上的相關認定,但騰訊的‘口碑’卻讓其在口水仗中屢屢落于下風。”前述行業觀察人士表示。
03
從未因抄襲被告倒,索尼能成功嗎?
網易幾乎是控訴騰訊“抄襲”最多的企業,除了上述針對《王者榮耀》的抄襲控訴外,網易還在多個產品上與騰訊陷入抄襲爭端。
去年3月份,網易旗下游戲《蛋仔派對》UGC地圖作者表示其創作的地圖在騰訊旗下游戲《元夢之星》中遭到長期、多次抄襲,已起訴騰訊并立案。
自知理虧的騰訊在收到該作者投訴后,火速下架了相關地圖;去年11月,網易云音樂發布聲明表示QQ音樂對其功能進行抄襲,并喊話“少一點跟隨式‘更新’,多一點真正的創新”。
“網易屢屢指責騰訊抄襲,一方面源于兩家眾多產品直接競爭,另一方面則是騰訊的原創能力在行業內確實算不上領先。”行業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網易、米哈游、莉莉絲等一眾游戲公司都具備從‘概念’到‘爆款’的游戲研發能力,相比之下騰訊的爆款游戲大多來自于IP移植及海外收購,騰訊的原創能力一直以來都飽受質疑。”
事實上,馬化騰對于“抄襲”早有回應。2013年,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馬化騰在兩會期間面臨山寨質疑,表示騰訊只是從事了別人做過的行業,并沒有人能舉出證據證明騰訊抄襲,如果存在抄襲騰訊早已被告倒。
鰲頭財經梳理發現,截至目前騰訊旗下游戲并沒有因抄襲而敗訴的判決。
換言之,在法律層面上騰訊確實未曾抄襲?;氐介_頭索尼對騰訊的起訴,圍繞著一款8年前發布的游戲,全球最賺錢的兩家游戲公司或將在大洋彼岸對簿公堂,無論結果如何,都會引發關于騰訊有無內容創造力的質疑。


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