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張飛濤
實習生丨鐘嘉
出品丨鰲頭財經
9月16日,“新茶飲第三股”古茗(01364.HK)股價收跌1.26%。8月27日以來,股價持續疲軟。
二級市場股價走勢,或是外界對于古茗未來經營的擔憂。
8月26日,古茗公布的2025年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6.63億元,同比增長41%;歸母凈利潤16.25億元,同比增長121%。
古茗跨入了萬店門檻。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線下門店數達到11179家,注冊會員數達到1.78億。
在亮眼業績的背后,外賣平臺"補貼大戰"帶來的短期紅利與門店快速擴張功不可沒,但其隱藏的風險,正成為這家新茶飲企業需要面對的考驗。
當外賣補貼大戰落幕,古茗的業績高增長靠什么維系?
01
業績暴增背后
萬店規模暗藏隱憂
古茗交出的上市后首份財報堪稱驚艷。
2025年中期,古茗實現營業收入56.63億元,同比增長41.2%;歸母凈利潤16.25億元,同比增長121.5%。經調整核心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亦實現49.0%的高增長,從去年同期的7.62億元增至11.36億元。
今年2月12日,古茗登陸港交所,成為繼奈雪的茶(02150.HK)及茶百道(02555.HK)之后中國新茶飲第三股,募資18.13億港元。
在茶飲界,市場習慣于將蜜雪冰城(02097.HK)、古茗、茶百道、滬上阿姨(02589.HK)、霸王茶姬稱為“茶飲五劍客”。2025年上半年,“茶飲五劍客” 的營業收入同比均實現增長,且均處于盈利狀態。
古茗營業收入在 “茶飲五劍客” 中排名第三,但其歸母凈利潤穩居第二,僅次于蜜雪冰城。
古茗還有多項數據亮眼。
門店網絡擴容顯著加速。2025年上半年,古茗門店新增1570家、關店305家,凈增1265家。
這一擴張節奏環比大幅提速(2024年全年門店凈增僅為913家),期末門店總數達到11179家。
分城市等級看,一線城市門店318家、新一線城市1812家、二線城市及以下9049家,其中二線及以下門店占比為80.9%,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鄉鎮門店比例從去年同期的39%提升至43%,低線市場下沉戰略成效顯著。
此外,古茗單店日均售出439杯,同比增長17.4%;GMV總額達140.94億元,單店日均 GMV約7600元,同比增長22.6%。
上半年,古茗利潤率達28.7%,居“茶飲五劍客”之首。
然而,亮眼數據背后隱患已現。2025年上半年,古茗關店數從去年同期的250家增至305家,關店率呈現上升趨勢。
公司銀行借款從1.21億元增至1.78億元,且新增14.88億元"計息其他借款"。受限制現金從4151萬元激增至16.55億元。
盡管古茗資金仍然充足,但資金使用靈活性受到一定影響。
02
外賣補貼雙刃劍
加盟商利潤率下降
外賣補貼大戰之下,加盟商加速擴容,古茗業績狂飆,但加盟商的盈利能力反而承壓。
古茗的加盟商高速增長。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加盟商數量為5875家,較上年同期凈增1077家,接近2024年同期凈增加數184家的5.9倍。期內,公司新增加盟商1338家,退出331家。
毫無疑問,2025年上半年,"外賣補貼大戰"成為新茶飲行業最大變量,拒絕加入價格戰的霸王茶姬,利潤明顯下降。
大戰之下,各大平臺推行的"零元購"讓門店訂單量激增,蜜雪冰城、古茗等業績大增,但對加盟商的影響較為復雜。
在7月"零元購"活動期間,古茗日訂單量可達到200萬單-300萬單,同店GMV增長可達20%以上,但每筆訂單到手收益僅4元-5元。
古茗創始人兼CEO王云安在業績說明會上明確表示,長期來看,外賣補貼大戰對于加盟門店的經營并非好事,也不利于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他指出,盡管短期內訂單量和成交規模有所提升,但補貼退潮后,品牌仍需回歸正常的經營節奏。
古茗首席財務官孟海陵坦言,實際上,在外賣大戰中,絕大多數加盟商的利潤率是下降的,只是被訂單量增加帶來的經營杠桿掩蓋了。
這意味著,外賣大戰期間加盟門店的利潤率本就處于下滑狀態,若補貼退潮后訂單量減少,且加盟門店利潤率繼續下降,將直接面臨盈利挑戰。
外賣補貼大戰帶來的潛在影響,是改變消費者的價格習慣。習慣了外賣補貼大戰之下的低價,消費者會更加在意“極致性價比”。
這種趨勢下,短期擠壓利潤,長期不利于品牌價值提升。
一位食品行業觀察人士認為,一旦外賣補貼大戰落幕,對蜜雪冰城這類聚焦單價6元左右的平價的品牌影響較小,而對那些走中高端路線的品牌會產生沖擊。
定價集中在12-18元區間的古茗,也將受到一定影響。
更值得警惕的是,外賣渠道的高占比可能導致古茗對平臺流量產生路徑依賴。
未來,當補貼退潮后,古茗將面臨訂單量下滑風險。而這,對于在外賣補貼大戰中誕生、成長起來的加盟商,尤其值得關注。
03
多維挑戰之下
如何破局后補貼時代
外賣補貼大戰終將落幕,新茶飲企業將整體面臨后補貼時代的挑戰。
后補貼時代,古茗至少面臨三重挑戰。第一,訂單量減少,加盟商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承壓;第二,如何平衡門店“數量”與“質量”,降低關店率;第三,行業競爭加劇,如何擺脫對平臺流量依賴。
與蜜雪冰城相比,在供應鏈、出海、區域覆蓋等方面,古茗相對不足。
在國內市場,古茗尚未做到全覆蓋,在海外市場,其門店數在100家左右,遠低于蜜雪冰城的4733家。
供應鏈方面,蜜雪冰城已在印尼、越南建設本地化工廠,解決東南亞市場原料供應問題。
面對補貼不再后的市場環境,古茗正在尋求多維度突破。
公司表示,將繼續推進四大核心戰略:擴大門店網絡、加強技術應用以提高運營效率和供應鏈能力、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加強品牌建設與消費者聯系。
供應鏈建設重中之重。古茗持續強化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已運營22個倉庫,總建筑面積約23萬平方米,冷庫存容超6.1萬立方米。
公司直接擁有并運營362輛運輸車輛,實現98%門店"兩日一配"的冷鏈配送服務。約75%的門店位于倉庫150公里范圍內,倉到店配送成本占GMV比例不足1%。
不足的是,22個倉庫中75%分布在南方,支撐國內98%門店的 “兩日一配” 冷鏈配送,但北方市場配送成本高達單店營收的8%-10%,是南方的3倍以上。
產品創新是古茗的亮點。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推出52款新品,超8000家門店配備咖啡機,上半年累計上新16款咖啡新品。
出海,是新茶飲的共同選擇。在全球布局方面,古茗也在積極評估海外市場潛力,預備開拓新的增長空間。
據傳,古茗計劃2025年在新加坡設立海外供應鏈中心,目標2026年海外門店占比提升至5%。
這與蜜雪冰城全球超5.3萬家門店、海外布局11個國家和地區相比,古茗的國際化進程仍處于起步階段。
隨著外賣補貼大戰落幕,茶飲市場的競爭勢必將會加劇。
繼續尋求擴張的古茗能否在擴張中保持單店效益,將決定其未來的市場地位及盈利能力。
后補貼時代,新茶飲行業的競爭將重新回歸供應鏈效率、產品創新和用戶體驗的本質,在補貼大戰中贏了一局的古茗,能否借四大核心戰略破解挑戰,備受市場關注。


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a>


